眼下正是梅花盛开的时节,金华市区婺江之畔,古城墙下,宏济桥码头,梅花竞相开放,暗香浮动惹人醉,这处新景点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打卡。
这个景点名叫“梅花晚渡”。去年11月,“婺州古城十景”评选结果发布,“梅花晚渡”榜上有名。自它诞生以来,这是第一次以最美的面貌亮相。肃穆厚重的古城墙、古码头与高雅俏丽的梅花,历史与美景在时空中交相辉映。
“梅花晚渡”因何得名?
对于大多数市民来说,这还是一处很陌生的景点。甚至有一种误解:这一景点的打造,无非就是在古城边、婺江畔栽几株梅花而已。殊不知,这处景点不但能赏梅,还能怀古。
“‘梅花晚渡’四个字,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它背后的历史故事至今鲜为人知。这一新景点的亮相,也为大家重温这段金华古城记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市文保所原所长蒋金治说。去年,他刚刚出版了《金华古子城》一书,该书系统梳理了金华古城千年文脉。
在“梅花晚渡”附近,有一座城门,名叫赤松门,有一个古码头,名叫宏济桥码头,蒋金治认为,后者就是古城中著名的“赤松渡”景点。唐代诗人李白在《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中写道:“径出梅花桥,双溪纳归潮。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
“每到农历正月十四前后,赤松门石J岩下,片片梅花飘落江上,形成一道‘花自飘零水自流’的美丽景观,赤松门也因此被金华百姓称为梅花门。”蒋金治说。
据《康熙金华府志》记载:“石J岩,县东三里二百二十步,又名石J头。下瞰大溪,岩下有洞。相传尝见梅花泛出,故名梅花溪,又名梅花洞……”
也有人认为,石J岩下洞内泛出的水花状似梅花,梅花门因此得名。
至宋代,金华城最多时有11座城门,比如八咏门、清波门、迎恩门等,位于古城东南角的梅花门是名气比较大的一个。
登梅花门,南眺南山、北望芙蓉峰,曾吸引历代名人登临、题咏。南宋理学家吕祖谦登上梅花门城楼时,曾写下《城楼》一诗:“城峻先迎月,帘E不隔风。棋声传下界,雁影没长空。岛屿秋光里,楼台海气中。登临故待晚,雨外夕阳红。”
这首诗把婺江水畔、梅花门外一番壮美风光展现得淋漓尽致。
赤松门(梅花门)虽是重修的,门边的城墙却是原有的。历经数百年,这段100多米长的古城墙上,到处都是岁月的痕迹,时至今日,金华古城城墙已不多见,这是保存最完好的一段。元明清时期,它屡次被修复。
据了解,今年1月,新景点“梅花晚渡”基本打造完成,并与市民见面。“赤松门一带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本着以史为据的理念来打造金华古城文旅融合新亮点‘梅花晚渡’,让市民和游客在游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金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厚重底蕴。”市婺州古城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余敏武表示。
朱元璋率军
在梅花门一战定乾坤
说起金华城的城墙,在历史上鼎鼎有名,可让朱元璋的部队吃了不少苦头。金华城的城墙南临婺江天险,东、西、北三面筑有城壕、护城河、营盘等设施,以铜墙铁壁、城防坚固著称。历史上曾有“铜金华”“两浙城池惟婺为首”的说法。
公元1358年,明朝开国大将胡大海带领3万多人进攻金华城。金华城的元朝守军拼死抵抗,胡大海攻城两个多月,打不下来。
没办法,朱元璋只好自己来。他亲率10万大军来攻城。
梅花门见证了一个历史时刻。朱元璋设计将元朝的援军引至梅花门外,集中优势兵力予以歼灭,还活捉了其先锋元帅季弥章。守城官员只好开城投降。
朱元璋占领金华后,将婺州改为宁越府,并设中书分省,完善了行政和军事机构,把金华当作傲视天下的重要根据地。
梅花门城墙下的江边,立有一块石碑:“宏济桥码头”。据记载,宏济桥码头始建于明永乐年间,道光十三年重修。
2011年,这个古码头被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在东阳江南岸,至今仍保存有古码头遗址。
其实,它有一个金华人更熟悉的名字:“上浮桥码头”。码头因桥得名,乃至于桥附近的一个村庄,也叫上浮桥村。1403―1424年,由金华人袁大珍捐资始建,以铁索连接24艘木船,上铺木板而成。明清时期,上浮桥曾多次修建。直到上世纪末,新的宏济桥完工后,它才退出历史舞台。
“梅花晚渡”不仅是赏梅胜地
也是古城文脉
沿着古城墙根一路走,梅花朵朵飘落满地,一如历史长河里出现过的那一个个闪闪发光的印记。“赤松门古放生池口”,这是古城墙上一块铁牌,数百年来,百姓们就在江边祈福放生。
值得一提的是,婺江边原立有一块石碑,上刻“放生处”三个大字,旁边有一批石佛造像。这里曾经是“金华古城十景”之一,名曰“浮桥浪佛”。
“历史上,梅花门外有许多名胜古迹,如宏济浮桥和寺庙。寺庙在浮桥北岸,民间有一个传说。”金华地方文化研究者黄晓刚说。
相传有7个僧人建了一座寺庙,不料附近民居起火,烧及寺庙,七僧坐化,百姓重建寺庙纪念他们,又在寺庙前崖石上刻佛像17尊,佛像时隐时现,水位高的时候,浪头拍打佛像,形成一种独特景观:“浮桥浪佛”。时光荏苒,婺江畔,古城边,新老十景遥相呼应,传承延续。
蒋金治表示,对于金华人来说,“婺州古城十景”之一的“梅花晚渡”并不仅仅是一处赏梅胜地,更是金华古城文脉一隅,有诗人吟诵,也有金戈铁马,连绵的城墙、巍峨的城门,伴着缓缓流淌的江水,见证这座古城的兴盛熙攘。
守在西湖断桥边 人看风景我看人 “大家尽量往里面走走,不要站在桥边,注意安全!”新年伊始,杭城阳光明媚,西湖断桥边游人络绎不绝,不时传来略带沙哑的嘶吼声,杭州西湖景区公安分局岳庙派出所断桥执勤点民警陈宗耀扯着嗓子一遍遍来回于断桥两端,提醒着熙熙攘攘过往的游客。 …【详细】
2月15日,浙江省二建的工人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人民网 章勇涛摄
宁波镇海:坚守一线 推进民生项目建设 2月15日,宁波市镇海区骆驼街道湾塘岚山安置地块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钢筋绑扎、砼浇筑、搭架支模等工序井然有序开展。200余名建设者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挥洒汗水,用劳动迎接新春。 据悉,该项目是宁波市重点民生工程,建成后将有近2000户居…【详细】
2月13日,游客在前童古镇观看花灯。人民网 章勇涛摄
宁波宁海:乐享假日 古镇年味浓 2月13日,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前童古镇推出民间艺术表演、舞狮舞龙、民俗体验等活动。不少游客前来游玩,享受快乐假日。(张丽玮)…【详细】
夫妻双双在“浙”里过年 “孩子们啊,爸爸妈妈今年过年就不回家了。你们在家要听爷爷奶奶的话。”春节,本该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今年,在浙江宁波翔鹰中央厨房设备有限公司工作的刘顺利夫妇没有选择回到老家河南商丘,只能通过视频电话和家人线上“团圆”。 “往年,腊月二十六…【详细】
《领导留言板》2020年数据报告出炉,浙江省留言回复量同比增长196.5% “感谢,第一时间予以解决。”“人民网及诸暨市市监分局的同志辛苦了。谢谢你们!”“好评!谢谢领导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日前,人民网记者对2020年《领导留言板》浙江省各地市网民留言办理情况进行梳理,看到了不少网民的暖心赞语。 人…【详细】
浙商银行亮出系统性金融扶贫成绩单 近日,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企业精准扶贫综合案例50佳”中,浙商银行名列其中,成为唯一入选的浙江企业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作为一家“00后银行”,是如何在兼顾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详细】
2月8日,来自塞拉利昂的佳维(左一)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写春联。人民网 章勇涛摄
杭州:就地过年 感受欢乐“中国年” 2月8日,新春纳才“农家走亲”活动在杭州市余杭区余杭街道永安稻香小镇举行。10余名来自人工智能小镇和5G创新园的中外人才留杭过年,参与写春联、体验非遗等活动。(王萧萧、王景冠)…【详细】